音樂治療師哪裡來?(2024更新)
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。那是因為台灣現行,並沒有完整音樂治療師資格考試,在音樂治療師的培育上,也正在努力建立系統中。
文/邱雯琪
圖/網路
有一陣子,我是到SC國小帶幼兒園融合班音樂治療,第一班有十個5-6歲的孩子,就有兩個患有自閉症。
第一班的小朋友比較害羞,我多半是在歌詞中加入想問的問題,並把點頭和搖頭納入回答的選項,在yes/no問題的引導下,果然快速提升的孩子的參與程度。
由於增加孩子活動參與度,以及提升發音的準確度也是治療目標,我用"what's your name?"這首歌。在活動中,我彈著吉他邊唱遍靠近每一個小朋友,並在音樂中設計了休止符,讓等待孩子回答的時間合理化,這樣也降低了團體中對於等待所形成的無形壓力。在幾次試驗後,本來都不說話且患有自閉症的小朋友B,等我一唱完"what's your name?",這一句,竟以歌唱的方式唱出"My name is _____"這完整的句子。當下老師和我都是睜大了眼說不出話的感動啊。
讓我不禁想到之前課堂上老師提過,自閉症孩童言語的活動中,旋律化或是節奏化的問句,遠比一般"說話"來得有意義許多。
第二班有七個小朋友,其中有一個患有自閉症,比起前一班的小朋友B,在第二班的小朋友A是過於活潑的。和教室帶班的老師討論過後,延長專注力就成為小朋友A的重要治療目標。活動中,我用自己寫的"dance with violin"這個曲子,並在活動中用小提琴演奏不一樣的音樂元素,藉由這些元素對孩子們傳達指令:撥弦是跳起來、斷奏是踏步、tremolo是踱步而休止符是停止動作。
活動中,我給的口語指令近乎零,孩子們必須借由觀察我的動作和聲音的變化做連結而完成指令,這些簡單的提示大大提升了小朋友對於活動專注力;活動中,我加上一些小變化,例如在音樂引導跳了一陣子後,延長休止符時間,也就是停止動作,這就是在訓練孩子的"等待"能力(pulse control)。
由於很多小朋友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小提琴出現在眼前,本是很擔心孩子會因此而分心,但卻發現,不一樣的音色反而提高對他們對聲音的敏感度呢。是不是讓孩子學音樂有一點點異曲同工之妙呢?
在活動的最後孩子自己要求要擁抱我,在徵詢過老師同意後,我把它們擁入懷中,瞬間音樂治療結束時那疲累,在那瞬間轉化成為下一堂音樂治療活動好好準備的動力,懷裡的是小小的但充滿大大希望的生命啊。
這樣的時刻特別讓我覺得值得,老話一句,能用音樂治療為他人生命帶來些什麼,真的很幸福。
照片來源: https://www.google.com.tw/search?q=hug+from+kids&rlz=1C1CHZL_zh-TWTW739TW739&source=lnms&tbm=isch&sa=X&ved=0ahUKEwik4_jZla7dAhVKzbwKHbX1DlMQ_AUICigB&biw=1280&bih=566#imgrc=nZH749j9b2vQ5M:
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。那是因為台灣現行,並沒有完整音樂治療師資格考試,在音樂治療師的培育上,也正在努力建立系統中。
在多年的努力下,臺灣音樂治療終於迎來了一大進步,臺灣音樂治療學會正式成立
沈澱比較能接受後,決定還是把從這個案中得到的感觸分享給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