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 用音樂照顧自己(6/20更新)

2021-06-01

文/ 邱雯琪 音樂治療師

社會互動功能,是人類生存的一項重要能力與需求。往往音樂只被看作為藝術的一環,他的社會互動功能卻常常被人們遺忘。

過去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下,國外隔離長達一年的經驗告訴我們,在人們無法見到彼此時,音樂的互動是許多人選擇的方式,除了維持與人之間的互動,也是增添生活樂趣還有安定心理的重要方式。

疫情下的我們,可以透過音樂做些什麼事情呢?

(1) 跟著音樂呼吸

透過音樂的引導,我們調節自己的呼吸。我個人最常使用的就是3-3-6的方式。

找到一段沒有特定歌詞最好是沒有歌詞的音樂,身體輕輕的隨著音樂搖擺,心裡輕輕的隨著音樂數著,123(吸氣) + 123 (憋住)+123456(吐氣+閉上眼睛)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每一次吐氣時,也可以稍微注意一下,自己的身體在微微的往下沉的感覺。

因為每個人呼吸的方式與速度不一樣,所以音樂的選擇也會不一樣,
<建議>
找到音樂速度上與自己正常呼吸時速率差不多,或是稍微再慢一點點,讓音樂引導自己可以有更深層的呼吸。
( 歡迎看以下的影片試試看 )( 6/20更新)

(2) 線上唱歌/玩音樂

其實和三五好友一起在線上K歌一下,尤其一起合唱,是很好的選擇。很多的研究就有發現,當我們在玩音樂合作時(當然也包含了一起玩樂器),我們的"愛的賀爾蒙" (Oxytocin的美名)會分泌,所以其實不管是唱得好不好聽,其實都是很棒的經驗喔。

疫情挑戰著我們的心智與心情,雖然不能實質上與朋友見面,但是我們可以在音樂中相遇,一起度過這辛苦的時刻。

歡迎大家分享給彼此,期待我們可以一起用音樂安頓自己。

Reference:

David M. Greenberg et al, The social neuroscience of music: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brain through human song., American Psychologist (2021). DOI: 10.1037/amp0000819

從聽故事開始療癒/ 胡嘉琪博士 作
Photo by Blaz Erzetic on Unsplash 

最新文章

多年前,我和幾個好友一起租房,其中一個室友有一台投影機。我們喜歡在客廳那面本來應該是放電視,但我們買不起電視放的白牆上看電影。然而,因為我們都是音樂背景出身,所以對於那台投影機的聲音很不滿意,當然我們也了解,畢竟那是一台投影機不是一台音響,所以我們的解方就是要把聲音另外連到我們自己的音響上播放,每次設定完都手忙腳亂很累,也可能是這樣,這個經驗漸漸讓我對於"在家用投影機看大螢幕是高級享受"的想法慢慢褪去...當然我結婚後搬到新家,也就真的沒有買投影機,直接放棄這件事情了。大概在今年初,和朋友們去露營,他們帶了一台投影機,燈光美氣氛佳,好吃的食物涼涼的風,邊烤肉邊看比賽,真的有夠享受!!直接讓我過去對於投影機的憧憬衝到最高點,說時遲那時快(?)我就收到了BenQ這台投影機的邀約,我第一個問...

『一個適切的治療,都是需要有好的治療關係為基底』
但什麼是治療關係?
治療關係很多時候是慢慢建立的
有時候甚至會被設定成一種目標
穩健的治療關係就是一種彼此信任的關係
在這個過程中
個案和治療師會對彼此觀察
也可能會出現許多試探 嘗試的行為
(就像其他關係一樣)


這個過程可能會讓你覺得
緊張 傷心 害怕 憤怒
但這些都是正常的過程
這些 情緒和感覺 都是
真實的 重要的

如果你願意的話 別忘了和 治療師討論 你的感覺
因為
這些都是建立治療關係的重要一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