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不講話,怎麼辦 ?【口語發展遲緩】

2018-12-22

文/ 邱雯琪
影片/邱雯琪

我們可以用音樂誘發孩子口語!
有與孩子接觸過的你,應該對於孩子自然地隨著音樂哼唱不陌生吧。
音樂是一個非常自然媒介,可以誘發孩子的聲音。
而在音樂治療課程中,"誘發口語"也是一個重要的治療目標。

在美國音樂治療協會(AMTA)的文章中提到: 「因為音樂可以觸發頭腦的不同位置,所以可以用來刺激認知功能和整治口語和語言」(連結在文章下方)也有許多的研究指出,音樂治療可以有效的幫助孩子口語發展。例如在2010年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期刊中,有篇音樂治療文獻指出,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在接受音樂治療後,口語能力提升以外,認知功能與語言理解也大大提升 (Groß1, Linden &Ostermann, 2010)。

究竟音樂治療師用什麼方式與孩子互動呢? 


歌曲互動

使用重複性的且可預期的旋律搭配歌詞,讓孩子熟悉音樂與歌曲,並且從中加入簡單的狀聲詞,並且使用音樂不同的元素,例如: 特別的和弦 或是 重音,來提高孩子仿聲的意願。
(注意,是歌曲互動,不是只有歌曲聆聽。並不是每個孩子在單純歌曲聆聽時,都會自然的仿聲。)

樂器互動

使用不同的樂器來提高孩子的參與度,在孩子達到一定模仿的能力,或是已孰悉不同樂器聲音後,邀請孩子模仿類似樂器的聲音。例如: 拍拍鼓時,邀請孩子模仿鼓聲,發出 "Pa Pa"或是 "Ba Ba"的聲音。

音樂與動作

透過不同動作與音樂的配合,提升孩子的參與意願,再慢慢把孩子的專注放在嘴巴動作上,搭配不同的聲音與旋律,讓孩子自然的隨著音樂發出聲音。

加入認知歌曲

有些孩子在還沒有發出聲音前,已經有認知指認的概念了(注意,不是每個孩子的發展順序都如此喔)。搭配基本認知,例如動物的名字,加上音樂即興歌曲,讓孩子可以在邊指認圖卡的情況下,自然連結聲音,並且跟著發出類似的聲音。

當然,每個孩子的狀況與個性不一樣,以上的活動,可以是靜態也可以是動態的展現。每個音樂治療師,都會依照孩子的個性與風格,做出調整和設計喔。

(每位音樂治療師的風格與手法不相同,面對的孩子能力也有所差異,以上的活動僅供參考喔)

相關參考文獻

美國音樂治療協會 (AMTA)
https://www.musictherapy.org/assets/1/7/MT_Young_Children_2006.pdf

Groß, W., Linden, U.,& Ostermann, T. (2010).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delayed speech development results of a pilot study. BMC Complementary & Alternative Medicine, 10, 39. https://www.biomedcentral.com/1472-6882/10/39

更多文章

多年前,我和幾個好友一起租房,其中一個室友有一台投影機。我們喜歡在客廳那面本來應該是放電視,但我們買不起電視放的白牆上看電影。然而,因為我們都是音樂背景出身,所以對於那台投影機的聲音很不滿意,當然我們也了解,畢竟那是一台投影機不是一台音響,所以我們的解方就是要把聲音另外連到我們自己的音響上播放,每次設定完都手忙腳亂很累,也可能是這樣,這個經驗漸漸讓我對於"在家用投影機看大螢幕是高級享受"的想法慢慢褪去...當然我結婚後搬到新家,也就真的沒有買投影機,直接放棄這件事情了。大概在今年初,和朋友們去露營,他們帶了一台投影機,燈光美氣氛佳,好吃的食物涼涼的風,邊烤肉邊看比賽,真的有夠享受!!直接讓我過去對於投影機的憧憬衝到最高點,說時遲那時快(?)我就收到了BenQ這台投影機的邀約,我第一個問...

『一個適切的治療,都是需要有好的治療關係為基底』
但什麼是治療關係?
治療關係很多時候是慢慢建立的
有時候甚至會被設定成一種目標
穩健的治療關係就是一種彼此信任的關係
在這個過程中
個案和治療師會對彼此觀察
也可能會出現許多試探 嘗試的行為
(就像其他關係一樣)


這個過程可能會讓你覺得
緊張 傷心 害怕 憤怒
但這些都是正常的過程
這些 情緒和感覺 都是
真實的 重要的

如果你願意的話 別忘了和 治療師討論 你的感覺
因為
這些都是建立治療關係的重要一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