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一個孩子到一個受傷的大人
不下十次 我在不知道怎麼愛或是保護自己的成人個案,有過這樣的對話。
邱雯琪 /文
會常常覺得孩子不會為他人想,感覺很不貼心、太自我為中心感覺根本沒有同理心呢?
想到的同理心,我們第一個反應就是,【有沒有幫助別人呢
?】,但是同理心的發展早在這之前就開始了。有研究指出,小嬰兒面對他人的負面情緒反應時,會用負面的情緒面對,例如皺眉、哭泣..等,就是同理心的源起了。(Zahn-Waxler
& Radke-Yarrow 1990)。
自閉症的孩子沒有同理心?
有一些文獻曾經指出,自閉症的患者缺乏同理心。也有另一派的觀點認為,並不是沒有同理心,只是表現出同理心的模式與方式,不符合大家對於這個情境同理心展現的樣貌。怎麼練習展現同理心呢?
這是一個很複雜的一個過程,
聽,音樂故事
我會唱簡短的小故事,在簡短的小故事中,事實的配合不同的音樂加以輔助。這些音樂會符合我們的文化觀點與認知,例如在說到生氣之處,發出巨大 沉重 的聲音表達。藉此,讓孩子把聽到的故事,與當下自身聽到音樂的反應,做出連結,進而理解,故事中情緒的感覺。
說,你的故事
有別於上一個活動,這個活動要求孩子更多的主動口語表達,在活動中,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在家中發生的大小事情。例如 妹妹今天跌倒,然後哭哭了。 這時候,我會把故事整理下來,立刻使用即興音樂寫成一手屬於他的歌曲,並且運用音樂,把當時情境中會出現的情緒,表現出來,再和孩子討論。這對於非常喜歡表現分享自己生活的孩子,非常的有趣喔。
支援前線喔!!
藉由音樂情境故事,讓孩子去思考,故事中的動物遇到了什麼情緒(可以加入情緒圖卡喔),或是現在需要什麼樣的物品,幫助他度過現在的難關。
*在故事的設計上可能要去稍微區分一下,故事中引導孩子思考的是 這個情境可以怎麼幫忙,不是只有單純"這個物品的功能是什麼" 而已喔~
送禮物
在活動中,我會先給予孩子機會 "選禮物",並且討論喜歡這個禮物的原因,這樣的討論是為了讓孩子可以從自身出發,思考禮物的本質是收到的人喜歡。
然後,再開始引導孩子要送禮物給那些不一樣的人。
更詳盡的活動細節,請看> 聖誕節送什麼呢? 孩子的換位思考養成活動。
Reference
Knafo, A., C. Zahn-Waxler, C. Van Hulle, J. L. Robinson, and S. H. Rhee. 2008. "The
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a disposition toward empathy: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." Emotion 8: 737-752.
Zahn-Waxler,
C., J. L. Robinson, and R. N. Emde. 1992b. "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in twins."
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: 1038-1047.
不下十次 我在不知道怎麼愛或是保護自己的成人個案,有過這樣的對話。
多年前,我和幾個好友一起租房,其中一個室友有一台投影機。我們喜歡在客廳那面本來應該是放電視,但我們買不起電視放的白牆上看電影。然而,因為我們都是音樂背景出身,所以對於那台投影機的聲音很不滿意,當然我們也了解,畢竟那是一台投影機不是一台音響,所以我們的解方就是要把聲音另外連到我們自己的音響上播放,每次設定完都手忙腳亂很累,也可能是這樣,這個經驗漸漸讓我對於"在家用投影機看大螢幕是高級享受"的想法慢慢褪去...當然我結婚後搬到新家,也就真的沒有買投影機,直接放棄這件事情了。大概在今年初,和朋友們去露營,他們帶了一台投影機,燈光美氣氛佳,好吃的食物涼涼的風,邊烤肉邊看比賽,真的有夠享受!!直接讓我過去對於投影機的憧憬衝到最高點,說時遲那時快(?)我就收到了BenQ這台投影機的邀約,我第一個問...
『一個適切的治療,都是需要有好的治療關係為基底』
但什麼是治療關係?
治療關係很多時候是慢慢建立的
有時候甚至會被設定成一種目標
穩健的治療關係就是一種彼此信任的關係
在這個過程中
個案和治療師會對彼此觀察
也可能會出現許多試探 嘗試的行為
(就像其他關係一樣)
這個過程可能會讓你覺得
緊張 傷心 害怕 憤怒
但這些都是正常的過程
這些 情緒和感覺 都是
真實的 重要的
如果你願意的話 別忘了和 治療師討論 你的感覺
因為
這些都是建立治療關係的重要一環